跳转至

第三单元

以下是结合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《复式统计表》考纲要求整理的知识点总结,涵盖复式统计表的理解、构建、分析及实践应用:


一、核心知识点

1. 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的区别

  • 单式统计表:仅记录 一组数据(如单班人数、单日天气等)。
  • 复式统计表:横向或纵向 分类整合多组数据,便于比较分析(如不同班级的男女生人数、两个月的天气情况对比)。

典型结构示例

班级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合计
三(1)班 20 18 38
三(2)班 22 17 39

2. 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

  1. 确定统计主题与分类(例如:班级、性别、数量)。
  2. 绘制表头:明确纵向与横向的分类项目。
  3. 填写数据:确保数据来源准确,对应位置无误。
  4. 计算合计/总计:横向、纵向合计验证数据一致性。

易错提醒

  • 复式统计表中“合计”与“总计”不可混淆:
  • 合计:某一行或某一列数据的加和(如某班级男女总人数)。
  • 总计:所有数据的总和(如全年级总人数)。

3. 数据分析与问题解决

  • 数据比较:通过复式统计表快速对比多组数据差异(如哪个班级女生更多)。

  • 信息推理性问题

(示例):

  • 根据两个月的降雨天数数据,判断哪个月更需防雨设备。
  • 分析不同运动项目参与人数的变化,决定优先采购的体育器材。

生活案例:家庭每月水、电、燃气费用复式统计表,优化节能方案。


二、重点与难点

  • 重点:
  • 正确提取复式统计表中的信息,回答综合性问题。
  • 规范制作复式统计表,分类清晰、数据准确。
  • 难点:
  • 多维度数据整合:区分横向与纵向分析逻辑(如时间序列与类别差异)。
  • 开放性结论推导:结合数据提出合理化建议(如“根据商店各月玩具销量调整进货策略”)。

三、典型例题解析

例题1:下面是三(1)班和三(2)班“最喜欢的课外书”统计表,补充表格并回答问题。

班级 故事书 科技书 漫画书 合计
三(1)班 12 8 10
三(2)班 9 11 35
问题
  1. 三(1)班合计多少人?
  2. 三(2)班喜欢漫画书的人数是多少?

答案

  1. \(12 + 8 + 10 = 30\)人;
  2. \(35 - (9 + 11) = 15\)人。

四、实践性与开放性问题设计

1. 数据调查任务

  • 任务:统计本班同学上学期的语文、数学期末成绩(分优秀、良好、合格三档),制作复式统计表,并分析:
  • 哪科优秀率更高?
  • 针对需要提升的科目,设计一个学习计划。

2. 跨学科活动(数学+科学)

  • 任务:连续记录家庭一周的厨余垃圾、可回收垃圾、其他垃圾的重量,制作复式统计表。
  • 开放讨论:结合垃圾分类标准,提出减少家庭垃圾的具体措施。

五、易错点与学习建议

  1. 常见错误:
  2. 数据漏填或错位:建议用直尺对齐表格线,标记数据来源。
  3. 比较结论不严谨(如忽略样本差异直接推断因果关系)。
  4. 学习方法:
  5. 角色扮演:学生模拟“小主编”,为校报制作班级活动数据统计表。
  6. 游戏化学习:分组竞赛,速查统计表信息并抢答问题。

六、考纲能力要求

  • 数据意识:通过复式统计表理解数据的分类、比较与整合。
  • 应用意识:用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实际决策(如调整班级读书角书籍种类)。
  • 批判性思维:质疑数据的合理性(如某数据是否异常偏高/低)。

总结:本单元是培养数据分析能力的起点,需通过“调查→整理→分析→决策”全流程实践深化理解。家长可协助孩子完成家庭数据统计项目(如每周运动时间对比),提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。


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《复式统计表》练习卷

满分:100分 时间:50分钟


一、基础过关(30分)

  1. 填空题(每空2分,共10分)

  2. 复式统计表可以同时记录 __组数据,方便进行__。

  3. 在复式统计表中,“合计”通常是指__的和,“总计”是指__的和。
  4. 若三(1)班喜欢绘画的男生有8人、女生有12人,则在统计表中“合计”栏应填__。

  5. 判断题(每题2分,共8分)

  6. ( )单式统计表只能比较一种类别的数据。

  7. ( )复式统计表的“总计”一定等于所有“合计”之和。
  8. ( )制作复式统计表时,若某一格数据错误,只需修改该数据不影响整体结果。
  9. ( )若某班男生20人、女生18人,合计应为38人。

  10. 选择题(每题3分,共12分)

  11. 观察下表,哪个班级的女生人数最多?

    班级 男生 女生
    三(1)班 20 18
    三(2)班 22 17

    A. 三(1)班 B. 三(2)班 C. 一样多

  12. 要比较两个月的天气情况,最适合的统计表是( )。 A. 单式统计表 B. 复式统计表 C. 条形统计图

  13. 下面是某校三、四年级人数统计表,请问以下说法正确的( ):

    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
    男生 45 50
    女生 40 48

    A. 三年级男生比四年级少5人

    B. 女生总人数比男生多

    C. 四年级总人数是98人

  14. 某书店复式统计表中,某行数据缺失,已知儿童绘本的合计是120本,童话类的合计是85本,总计是__本? A. 205 B. 无法确定 C. 120


二、进阶应用(30分)

  1. 数据填写与统计(15分) 根据以下调查结果补充复式统计表,并回答问题:

  2. 三(1)班:喜欢篮球的男生10人、女生6人;喜欢跳绳的男生8人、女生12人。

  3. 三(2)班:喜欢篮球的男生12人、女生5人;喜欢跳绳的男生7人、女生15人。
班级 活动 男生 女生 合计
三(1)班 篮球 6
跳绳 8 12
三(2)班 篮球 12 5
跳绳 15 22

问题

  • 填表:①=,②=,③=,④=,⑤=___。
  • 哪个班级更喜欢篮球?说明判断依据。

  • 生活应用题(15分) 以下是某小区垃圾分类统计表(单位:千克),根据表格回答问题:

垃圾类型 周一 周二 周三 合计
厨余垃圾 15 20 18 53
可回收物 8 10 28
其他垃圾 12 9 30
  • 补充数据:⑦= ,⑧= 。
  • 请为小区提出一条减少“其他垃圾”的建议,并结合数据说明理由。

三、开放探究(25分)

  1. 校园调查任务(15分) 任务:调查本班同学每日课外阅读时间(分三档:030分钟、3060分钟、60分钟以上),制作复式统计表(按性别分类),并完成以下任务:
  2. 提交内容:统计表、图表或简图;
  3. 开放分析: ① 男生和女生的阅读习惯有何差异? ② 请为班级设计一个“阅读推广周”计划(至少两点措施)。
  4. 设计性题目(10分) 任务:设计一个复式统计表,主题自选(如家庭每月水/电费、家庭成员爱好等),要求:
  5. 包含至少两类数据分类;
  6. 至少两个观察对象(如不同月份、不同家庭成员)。
  7. 附加问题:根据统计结果,提出一个改进建议。

四、跨学科综合(15分)

  1. 环保与数学实践(15分)

任务:结合科学课中的垃圾分类知识,记录家庭一周内产生的垃圾类型(厨余、可回收、其他),制作复式统计表,并回答:

  • 问题1:哪种垃圾占比最高?可能的原因是什么?
  • 问题2:设计一个减少垃圾的“家庭挑战计划”(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)。

参考答案与解析


一、基础过关

  1. 填空题
  2. 多,比较;行或列的,所有数据;20。
  3. 判断题
  4. √、√、×(合计总和可能影响总计)、√。
  5. 选择题
  6. A(18 > 17)、B、C(四年级总人数:50+48=98)、B(无法确定是否还有其他类别)。

二、进阶应用

  1. 填表与问题

  2. 填表:①=10, ②=16, ③=20, ④=17, ⑤=7。

  3. 篮球偏好班级:三(2)班(篮球总人数17人 > 三(1)班16人)。

  4. 生活应用题


三、开放探究

  1. 校园调查任务

  2. 示例统计表

    性别\阅读时间 0~30分钟 30~60分钟 60分钟以上 合计
    男生 10 8 2 20
    女生 5 12 8 25
    总计 15 20 10 45
  3. 开放分析: ① 差异:女生在60分钟以上的阅读人数显著多于男生;建议增设女生推荐的书籍专区,激发男生阅读兴趣。 ② 措施:

    • 每日设置“静读半小时”,全班共读。
    • 组织“图书漂流”活动,鼓励分享喜爱的书籍。
  4. 设计性题目示例

  5. 主题:家庭成员爱好统计(爸爸、妈妈、孩子)

    成员\爱好 运动 阅读 音乐 合计
    爸爸 5 3 2 10
    妈妈 2 6 4 12
    孩子 7 4 1 12
    总计 14 13 7 34
  6. 改进建议: 全家运动总时长最多,可组织周末家庭运动日,促进健康; 妈妈阅读时间较多,建议爸爸和孩子每日陪伴共读,增进互动。


四、跨学科综合

  1. 环保实践答案

  2. 示例统计表

    垃圾类型\天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合计
    厨余垃圾 2 3 2 4 3 14
    可回收物 1 1 2 1 0 5
    其他垃圾 3 2 3 2 4 14
  3. 问题1

    • 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占比最高(各14千克)→ 可能与家庭烹饪习惯和用品包装过多有关。
  4. 问题2挑战计划

    • 用玻璃罐储存食材,减少塑料袋使用;
    • 每周设定一天“零包装日”,自带容器购物。

评分标准

  • 开放题:逻辑合理(60%)、数据完整性(20%)、创意性(20%)。
  • 跨学科题:数据记录真实(40%)、科学建议可行性(60%)。

总结:本卷通过实际调查与家庭实践任务,强化复式统计表的数据整合能力,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规律,培养环保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家长可协助孩子完成家庭数据记录,共同制定优化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