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向队列
在队列中,我们仅能删除头部元素或在尾部添加元素。如下图所示,双向队列(double-ended queue)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,允许在头部和尾部执行元素的添加或删除操作。

双向队列常用操作
双向队列的常用操作如下表所示,具体的方法名称需要根据所使用的编程语言来确定。
表
| 方法名 | 描述 | 时间复杂度 |
|---|---|---|
push_first() |
将元素添加至队首 | \(O(1)\) |
push_last() |
将元素添加至队尾 | \(O(1)\) |
pop_first() |
删除队首元素 | \(O(1)\) |
pop_last() |
删除队尾元素 | \(O(1)\) |
peek_first() |
访问队首元素 | \(O(1)\) |
peek_last() |
访问队尾元素 | \(O(1)\) |
同样地,我们可以直接使用编程语言中已实现的双向队列类:
| deque.py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| |
| deque.cpp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| |
| deque.java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| |
| deque.cs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| |
| deque_test.go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| |
| deque.swift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| |
| deque.js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| |
| deque.ts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| |
| deque.dart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| |
| deque.rs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| |
| deque.c | |
|---|---|
1 | |
| deque.kt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| |
| deque.rb | |
|---|---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| |
| deque.zig | |
|---|---|
1 | |
双向队列实现 *
双向队列的实现与队列类似,可以选择链表或数组作为底层数据结构。
基于双向链表的实现
回顾上一节内容,我们使用普通单向链表来实现队列,因为它可以方便地删除头节点(对应出队操作)和在尾节点后添加新节点(对应入队操作)。
对于双向队列而言,头部和尾部都可以执行入队和出队操作。换句话说,双向队列需要实现另一个对称方向的操作。为此,我们采用“双向链表”作为双向队列的底层数据结构。
如下图所示,我们将双向链表的头节点和尾节点视为双向队列的队首和队尾,同时实现在两端添加和删除节点的功能。





实现代码如下所示:
| Text Only | |
|---|---|
1 | |
基于数组的实现
如下图所示,与基于数组实现队列类似,我们也可以使用环形数组来实现双向队列。





在队列的实现基础上,仅需增加“队首入队”和“队尾出队”的方法:
| Text Only | |
|---|---|
1 | |
双向队列应用
双向队列兼具栈与队列的逻辑,因此它可以实现这两者的所有应用场景,同时提供更高的自由度。
我们知道,软件的“撤销”功能通常使用栈来实现:系统将每次更改操作 push 到栈中,然后通过 pop 实现撤销。然而,考虑到系统资源的限制,软件通常会限制撤销的步数(例如仅允许保存 \(50\) 步)。当栈的长度超过 \(50\) 时,软件需要在栈底(队首)执行删除操作。但栈无法实现该功能,此时就需要使用双向队列来替代栈。请注意,“撤销”的核心逻辑仍然遵循栈的先入后出原则,只是双向队列能够更加灵活地实现一些额外逻辑。
本页面的全部内容在 小熊老师 - 莆田青少年编程俱乐部 0594codes.cn 协议之条款下提供,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